《课程标准》指出: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、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。所以在《国民大革命》一课的设计上,主要运用了音乐、地图、图片和视频等资料,创设情境,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,使学生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,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。
我觉得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点:1、通过音乐、地图和图片等资料,创设情境,使学生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,感受理解什么是黄埔精神?通过学习,学生能感受理解在黄埔精神感召下,大革命时期先烈们的英雄壮举,学习先烈们浴血奋战,不怕牺牲的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。
2、结合《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》,分析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、对象、战略方针和进军路线,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方法和能力。通过讲述叶挺独立团事迹,感受到铁军的精神。
3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,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。在讲述时已经渗透了原因,所以学生能够很快归纳出答案。本课在创设情景、环节设计、策略生成、问题设计、启发诱导、师生互动、合作学习等方面,较好的完成课标的精神和要求。
本课在国民大革命失败上处理比较仓促,有点虎头蛇尾;在知识的构建方面,可在课堂小结时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框架。